微生物生長曲線是描述微生物在特定環境條件下,群體數量隨時間變化規律的動態模型,通常分為遲緩期、對數期、穩定期和衰亡期四個階段。通過分析生長曲線,可揭示微生物的代謝特性、環境適應性及生長調控機制,為工業發酵、疾病防控、環境治理等領域提供理論依據。
微生物生長曲線的分析方法:
直接計數法
血細胞計數板:通過顯微鏡直接計數活菌與死菌總數,操作簡單但無法區分死活。
熒光染色法:用碘化丙啶(PI)等染料標記死菌,結合流式細胞儀區分活菌與死菌。
間接計數法
平板菌落計數(CFU法):將稀釋菌液涂布平板,統計菌落數(CFU/mL),反映活菌數量,但耗時較長(需培養18-24小時)。
比濁法:通過分光光度計測量菌液光密度(OD???),快速反映菌體濃度,但受細胞大小和培養基顏色干擾。
代謝活性檢測
呼吸強度測定:通過測量耗氧量或CO?釋放量反映代謝活性。
ATP生物發光法:利用熒光素酶催化ATP與熒光素反應發光,光強與菌體濃度成正比,適用于快速檢測。
分子生物學方法
qPCR:定量檢測特定基因(如16S rRNA)拷貝數,反映菌體數量變化。
流式細胞術:結合熒光標記檢測細胞大小、DNA含量及代謝活性,實現單細胞水平分析。